虎哥下午茶|价格与成本理论

前言

2019年10月,我和65位同学一道,完成了复旦奥林EMBA的求学。至今已经两年,一段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短的时间。

短到上课时与同学和教授相处的每个画面,都还那么清晰,仿佛定格在我的记忆里;长到总是感觉学到的知识、分析过的案例想要离我而去,需要时时回忆、不断应用,才能不辜负教授们的谆谆教导。

这也是在毕业两周年之际,我决定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。

正如我在毕业感言中写的:“在18个月的旅程中,我们唤理论的启迪,焕创新的生机,换文化的新衣。在学习中思辨,在探索中实践”。

下面的内容就算是我思辨的产物和实践的总结吧。

云服务经济学

奥林毕业至今,我一直任职于 SAP Concur,负责大中华区的服务交付工作。

SAP Concur 提供基于云平台的T&E(差旅与费用管理)产品与服务,作为市场的领导者,我深刻的体会到云服务有别于传统服务的特质和魅力。

而 SAP Concur 的客户方Sponsor以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为主,他们的关注点往往会放在费用管理收益和投资回报率等经济指标上。

所以思前想后,我决定从经济学的一些经典理论为切入点,聊一聊这些理论是怎么体现在云服务的价值体系之中的。

云服务就应该便宜吗?

在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,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:“云服务成本低,是不是应该很便宜?”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让我们先来看看产品定价的两个不同方法:

1.成本+利润=价格

在这种方法中,先有成本,后有价格。价格不是由市场、供需和消费者决定的,而是由企业的设计、采购、生产、品控等方面的能力决定的。

逻辑上没问题,如果成本低,利润要求不高,价格自然会比较低。但如果成本高怎么办?或者竞争对手的成本更低怎么办?

根据墨菲定律,怕什么来什么,那么市场上一定会出现成本更低、更不追求利润的厂商来碾压你的产品,所以成本决定论是站不住脚的。

2.价格-利润=成本

根据供需关系来评估产品和服务的价值,通过模型,判断消费者的WtP(Willingness to Pay),然后按照公司的利润要求,算出可接受的成本。

在这个成本范围内,进行工业设计、采购、量产和品控。如果做不到,是我学艺不精,怪不得别人。如果做的到,我自屹立江湖而不倒。

按照上面的分析,成本和价格,或者说成本和消费者的WtP,不成线性关系。

不是成本越高,WtP就越高,同样不是WtP越高,成本就一定越高。

一流的产品和服务,在保持较高水准WtP的情况下,如果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,利润有可能会比较可观。

但不代表这个企业就是吸血鬼,就是新社会里的黄世仁。

云服务厂商产生的利润需要投入到创新、研发和增值服务中,促进企业自身、所处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,对客户的利益和价值实现也是一种保障。

选择上面哪种定价模式,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厂商对自家产品Competitive Advantage的定位和认知。一个产品的定价,受到市场、竞争对手、价值、战略目标和成本的多重加持,如果仅仅关注成本,对甲乙双方来说都容易造成认知偏差,把路走偏了。“在错误方向上的任何前进,都是倒退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除此之外,云服务的价格对企业来说同样是成本,所以企业在衡量购买的云服务价格高不高的时候,要认清企业付出的货币成本并不是全部成本。

我们不仅要考虑产品和服务本身的“价格”,还要综合考虑它为企业带来的其他成本。

比如因为A服务比B服务的价格低,就选择了A时,如果B服务本可以更好的匹配企业的业务需求、支持业务发展,放弃B服务产生的机会成本就相当高了;云产品和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持续的创新和版本迭代升级,相比于传统OP产品可以节省很多维护和升级的成本;好的云产品和云服务厂商,了解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规监管要求(GDPR、阳光法案等),可以帮助企业节省调研和规划的成本,避免违规带来的罚款和整改等成本。

凡此种种,都要考虑在整体成本之中,千万不要被一叶“低价”障目,而不见如泰山般沉重的“隐性成本”。

回到上面的问题,云服务的成本是高还是低不应该是我们关心的重点,真正决定价格是否合理的是产品和服务能够给企业客户带来的价值、能够为企业节约的额外成本。

云服务是水,企业是船,选中附加值高的云产品和服务,自然会水涨船高,如果刻意的纠结于价格,可能会怀揣“水能载舟”的期望,却得到“亦能覆舟”的结果。

Shall we ask for more?

接下来再谈经常遇到的另一个问题:

“云服务的价值高我是认可的,但是在商定价格的前提下,可不可以为我提供额外的服务内容,承诺更高的服务水平?”

同样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让我们来了解一个经济学理论-科斯定律:在交易费用为0或足够低的情况下,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,资源都同样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。简单来讲,就是谁用的好就归谁。

云服务的特点之一就是标准化,而这个标准是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和积累形成的,有一定的普适性。所以理论上企业选择云服务,就会享受到标准化的服务,而且这个标准化服务是符合绝大多数客户利益和需求的。

如果企业要求使用(不必要的)额外服务,也就相当于占用了额外的资源,按照科斯定律,从长期来看,这部分在合同范围之外,被客户不合理占用的额外资源会(也应该)流向价值最高、更优的用途上,所以这种占用是没有意义的。

而且服务是一种稀缺资源,是有成本的。多方在争用稀缺资源的时候,人们要做的就是在其中寻求平衡,形成科斯对价。

云服务提供商面对的不是一个或两个客户,而是一个客户群体,需要在其中保持平衡。如果“占用额外资源”的现象过多而导致新的平衡从成本角度高于原有平衡,对于临时性的个例来说,云服务厂商可能会采用内部投资的方式来吸收这部分的一次性成本;但从长远角度,必然会把额外成本分摊到产品和服务上,这样就会给正常使用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带来不公平,因为他们需要付出超过使用服务内容和水平的价格。

云服务是订阅模式,讲究客户黏性,所以对这些“享受”到额外服务的客户来说,在新的合同周期里进行云服务的订阅时,同样要付出更高的费率,无法“独善其身”。传统模式下,羊就在你面前,偶尔薅薅羊毛,还不至于太秃;云服务模式下,云薅的杀伤力就太大了,可能就要一边薅,一边众筹生发剂的钱了。

云服务作为一种商品,背后有很多经济规律在起作用,不恰当的分配方案会引发更多的问题,容易得不偿失,所以这个问题或者这类问题的答案很简单:把云服务当作商品来看待,尊重商品的特性和规律,牢记免费的就是最贵的。

价格是一把尺子,有它特有的作用:

  • 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

  • 指导生产

  • 通过奖惩决定商品分配

在市场上,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,永远属于稀缺资源,对应的价格自然会高一点;价格通过稀缺信息的传递,可以指导厂商在客户需要的、有更大附加值的产品中加大投资,优化产品和服务;优化过的产品通过价格的天平向决定正确的厂商做出奖励。

这就是一个在价格体系指导下的有机循环。

云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,不是抖音里 #扯多少吃多少#的游戏:两个人扯一只鸡,谁扯到的多谁吃的就多。云服务应该是大家一起吃饼,在把饼分匀的同时,利用价格机制,奖励和认可做饼、做好饼、好好做饼的人,鼓励ta再接再厉,把饼做大做香,做出风格、做出水平。毕竟现在市场上画大饼的太多了,缺少的是全心全意做大饼的厂商。

标签:

专家解读